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。近日,以“教育伦理、师德师风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”为主题的全国第十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。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与教育机构的120多位专家、学者、教育工作者,共同探讨“在道德层面,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”。
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,教育伦理学不仅要加强本学科的理论研究,更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相结合。中国伦理学会会长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指出,建设教育强国,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,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。教育家精神是教师伦理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凝练,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教育家精神就是中国特色的教师伦理精神,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教师职业共同体中的具体精神形态,为我们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指明了道德上的努力方向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,为探索新时代教育伦理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。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、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表示,建设中国式教育强国,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,是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,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,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。这一新时代教育价值追求的最高旨归,一方面赋予新时代全国广大教师“成己成人”的双重神圣使命;另一方面,要求广大教育伦理研究者要以真诚的道德态度、求实的伦理精神探索解决当前影响教师教书育人、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与面临难题,资政育人,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,提供有力的教育伦理智慧支持。
与会专家认为,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应当聚焦两类重点任务:一是防范化解师德师风重大风险,二是着力解决“隐形师德师风”问题。加强师风建设是提高当前我国师德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,为人师表、传道授业、引领促进三大师风是理解、落实、培养和评价师德的纲领。当下,师德师风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成果和效果明显,但也存在对师德师风认知的偏向。学校是一种伦理实体,具有特定的伦理关系体系,并为教育伦理提供合理性根据,教育伦理应从学校这一伦理实体中追寻其逻辑起点。教育家精神既是全国优秀教师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,又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,要以“八要八不要”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