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报道 9月18日下午, 针对2025年以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的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,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,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北小岛,实施所谓“国有化”的非法行径,帮助广大学生深刻了解“购岛”事件的由来及背景,理性合法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,我校学生会在昌平校区的学生活动中心发起组织了“深度解读中日钓鱼岛争端”形势报告会。广大同学踊跃参与,报告厅内座无虚席。
报告会邀请的主讲嘉宾有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教授,国际法学院朱利江副教授,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孙承教授,党委宣传部部长、国际政治系刘长敏教授。
焦洪昌教授围绕港澳台中心权益方面对当前的时局进行了分析。他认为,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保护国家领土的完整,是每个公民的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。在当前的局势下,日本政府实施所谓的钓鱼岛“国有化”,无论是我国的公民,还是作为我们老师,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。他指出,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在历史上犯下重大错误的民族和国家,认错和忏悔应该是它走向现代社会文明国家的一个标志。钓鱼岛是中国的主权,针对日本把钓鱼岛“国有化”的状况,作为中国公民我们要支持政府的外交行动,显示出我们作为大国的实力和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。同时,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种理性的、合法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,维护社会的稳定。和平发展的局面来之不易,中国的稳定,不光是中国自己的问题,它对整个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朱利江教授通过法律逻辑,通过中日两国对钓鱼岛主权的要求,国际法的依据,两方各自的立场和理由,分析了钓鱼岛争端的由来及其依据。他指出,作为学者和学子,不仅要有爱国热情,还有认真研究一系列问题,列举出强有力的证据,证明这些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更为重要。
孙承教授通过近现代和当代日本的政治、经济、外交等解读了日本国内的政局演变。他认为,在当前的形式下,日本搞出购岛的闹剧,主要是因为钓鱼岛的问题牵涉到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;日本民族主义倾向日益上升,大国梦想日益膨胀,不仅要满足其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,还要洗刷战败国地位,全面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。由于中日两国之间安全互信还没有建立起来,在加上历史遗留问题,使得两国关系异常复杂。钓鱼岛与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战略相联系,所以日本不会轻易放弃,对此我们要有思想和行动准备。
刘长敏教授围绕周边安全局势对日本购岛事件进行解读。她认为,钓鱼岛事件的发酵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是积极的,在维护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两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,甚至是某种行动上的默契,为破解两岸关系难题,促进两岸关系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。刘长敏认为,日本在亚洲第一的地位被我国超越,引起了日本群体性的焦虑;周边领土争端四处狼烟,外交频频受挫促使对华外交日趋强硬。妥善处理好钓鱼岛问题,对于我国解决跟所有周边国家海洋争端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。
在提问交流阶段,嘉宾们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做了一一解答。专家们的精彩演讲和深刻解答,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。原文来源 法大新闻网